坲网 > 杂谈 > 正文

​古画邮票的穿越之旅

2025-08-27 04:08 来源:网络 点击:

古画邮票的穿越之旅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货郎图》特种邮票1套2枚,取自宋代李嵩的同名风俗画,两个场景合起来刚好是画的全貌。

《货郎图》特种邮票1套2枚,取自宋代李嵩的同名风俗画,两个场景合起来刚好是画的全貌。

○党玉占 文/图

一幅幅传世古画,用色彩记录流动的历史时代下鲜活的面孔,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行古画邮票由来已久,在方寸之间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绘画历史及中国画的辉煌成就。

今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货郎图》特种邮票,全套2枚,小型张1枚,同时发行了这套邮票的宣纸品种的无齿票。这套邮票中一套两枚,一枚主角是货郎,一枚主角是妇女儿童,两枚合起来刚好是这幅画的全貌;而一枚小型张则全面展示了整幅作品。

《货郎图》是南宋画家李嵩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纵25.5厘米,横70.4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位走街串巷的货郎,只见他手摇蛇皮鼓,俯身笑迎正在选货的妇孺;货担中,锅碗盘碟、儿童玩具、瓜果糕点,无所不有,远处还有正在匆忙奔向货担的妇女和儿童,主次有别、遥相呼应。几个人物脚下,还有几只活泼的小狗,更加活跃了货郎进村的热闹气氛,让一幅吉祥喜庆、物阜民丰的美好画卷缓缓铺开,呈现了南宋时期市井风貌的繁荣富足。

《货郎图》是历代风俗画中满溢欣悦的一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情态,用笔流利劲挺,转折顿挫中富于变化,恰当地表现出下层妇孺身着布衣的特色。细劲线描,传神地勾出朴实的形象,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经典之作,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观赏传世古画的邮票发行,就有一种透过邮票画卷看历史的感觉。除了这幅南宋的《货郎图》,还有不少唐代的古画分外动人。如1984年3月24日发行的《簪花仕女图》特种邮票,全套3枚,小型张1枚。《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作品以工笔重彩描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两条小狗、一只白鹤和并立的一株辛黄花与奇石,使原本显得孤立的人物产生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用笔和线条细劲有神,流动多姿。这套邮票一套三枚,将这幅画一分为三,人物两两一组,各有主题和意境。

1995年5月23日发行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特种邮票,全套2枚连印。第一枚邮票描绘了骑浅黄色骏马并辔而行的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最后的并列三骑;第二枚邮票描绘了前面单骑开道的三人。《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唐代画家张萱绘,原作已失,此为宋人摹本。作品层次错落有致,人物身着轻薄鲜丽的春衫,桃红嫩绿色彩交映,骏马步伐轻快,让人自然地感受到了明媚的春光。画中人物面貌均丰润圆满,仪态雍容,马匹矫健雄壮,充分体现了盛唐风韵。

2002年3月16日发行的《步辇图》特种邮票,全套1枚为小型张,邮票规格长142毫米、宽50毫米,全景展示了画作。《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现画被认为是北宋人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画面表现的是仰慕大唐文化的吐蕃王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朝见唐太宗的情景。《步辇图》艺术技巧为历代称颂,人物刻画用铁线描笔法,遒劲坚实,极为概括和简练,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

2011年9月26日发行的《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特种邮票,全套6枚,每枚都选取了相邻的几位神仙呈现出一种诗意的行走。《八十七神仙卷》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这幅作品据传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冠世巨作,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作品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画中人物神态各异,衣带飘举、满壁风动,姿态丰盈优美,极具艺术感染力,被历代艺术家奉为圭臬。

2013年4月13日发行的《捣练图》特种邮票,全套3枚,小型张1枚。《捣练图》为唐代宫廷画家张萱绘,此件为宋徽宗临摹。作品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捣练缝衣的情景,共刻画了12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艳而不俗。全套3枚邮票,正好根据画面划分的三组场面而定,展示出捣练、织线、熨烫的场景。

2015年3月22日发行《挥扇仕女图》特种邮票、2016年4月2日发行《高逸图》特种邮票等,都选取了唐代画作的代表作。

我国古代传世名画频频入邮,这些珍藏的国宝以邮票形式普及、展陈,让众人的集邮册也成了琳琅满目的“小小博物馆”。